排除錯誤思想干擾系列談之二 別把全面從嚴治黨當作不作為慢作為的"擋箭牌"
發布日期:2018-03-05 瀏覽次數:7432 發布人:安徽省旅游集團
“管得這么嚴,什么都不敢做了”“規矩太多了,打擊干事創業的積極性”“干得多錯得多,倒不如不干”……在有的黨員干部中,這樣的“荒謬邏輯”“奇談怪論”并不鮮見。
黨的十九大擘畫了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目標和任務,向全黨全國人民發出了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、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進軍號令。必須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精神投入工作,開創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。如果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不作為、慢作為,勢必影響十九大決策部署的貫徹落實,影響人心士氣,影響“四個偉大”的整體推進。
全面從嚴治黨絕不是不作為、慢作為的借口。恰恰相反,全面從嚴治黨,不僅是整治一些干部亂作為的利器,也是督促黨員干部敢于擔當、勇于負責,防止不作為慢作為的利器。黨的十八大以來,我們堅定不移推進全面從嚴治黨,著力解決人民群眾反映最強烈、對黨的執政基礎威脅最大的突出問題,形成了反腐敗斗爭壓倒性態勢,黨內政治生活氣象更新,為干事創業營造了更廉潔的環境、創造了更公正的條件。那些混淆視聽,抱怨“全面從嚴治黨束縛手腳,難以作為”的人,其實都是別有用心:有的因為全面從嚴治黨不斷向縱深發展,“好處”少了、“油水”沒了,選擇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;有的因為本領恐慌,難以適應新時代新要求,尋求“擋箭牌”“遮羞布”;有的則是以往行事的方式方法本就存在違規違紀問題,在全面從嚴治黨的大背景下自然難以為繼。
擔心干得多錯得多,也是杞人之憂。在改革創新的征途上,跌跟頭、犯錯誤在所難免,但容錯糾錯機制為干事創業者提供了堅強后盾。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強調,“堅持嚴管和厚愛結合、激勵和約束并重,完善干部考核評價機制,建立激勵機制和容錯糾錯機制,旗幟鮮明為那些敢于擔當、踏實做事、不謀私利的干部撐腰鼓勁”。改革創新的過程不可能一帆風順,建立容錯糾錯機制,就是要讓干事創業者嘗到“甜頭”,讓改革創新者得到“依靠”,激發改革創新活力和干事創業激情,為其免除后顧之憂。在運用容錯糾錯機制,鼓勵和支持黨員干部改革創新、敢于擔當、積極履職的同時,也必須厘清改革創新中的工作失誤與違規違紀行為的本質區別,絕不能讓違規違紀者有機可乘,逃脫黨紀國法的懲處。
事實上,拿全面從嚴治黨當借口不作為慢作為,正是形式主義、官僚主義的一種表現。2017年年末,總書記就新華社一篇《形式主義、官僚主義新表現值得警惕》的文章作出指示。他指出,文章反映的情況,看似新表現,實則老問題,再次表明“四風”問題具有頑固性反復性。糾正“四風”不能止步,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。在十九屆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民主生活會上,習近平總書記再次強調,形式主義、官僚主義同我們黨的性質宗旨和優良作風格格不入,是我們黨的大敵、人民的大敵。黨中央加強作風建設,向形式主義、官僚主義宣戰的決心堅定不移,誰再不作為、慢作為,必將受到嚴肅查處。
全面從嚴治黨不會束縛改革創新的手腳,更不會打擊黨員干部干事創業的熱情,新時代正是大有作為的好時代,如果有些人再拿全面從嚴治黨當作不作為、慢作為的借口,恐怕就要紅臉出汗乃至紀律發威了。
(來源: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)